返回上一頁
涂裝問答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paintinge
-
漆膜脫落、剝落、起鼓、起皮
1、現象:由于漆膜層間附著、結合不良,會產生漆膜脫落、剝落、起鼓、起皮等病態(tài)現象。
2、原因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層間附著力欠佳。
(2)物面不潔,沾有油污、水份或其它污物。
(3)物面處理不當。如木材表面未經打磨就嵌刮膩子或上漆,使面漆的油分被其吸收而造成脫落,木材表面未經有效的封閉。
(4)底層未干透即涂面漆,日久因底層面層收縮率不一致而開裂,從而影響層間附著力。底漆太堅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經打磨就直接涂裝面漆。
(5)施工溫度過低。
3、對策
(1)選擇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處理時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徹底清除。
(3)基材要經過打磨、修整再嵌刮膩子。底漆須干透后并經打磨,方可涂覆(刷、輥、或噴)面漆,以增加層間附著力。
-
漆膜粗糙
1、現象:涂料涂飾在物體表面上,涂膜中顆粒較多,顆粒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手感粗糙、不光滑。
2、原因
(1)有灰塵、砂粒等雜物混入涂料中。
(2)調配漆料時,產生的氣泡在漆液內未經散盡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氣泡散不開的現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粗糙。
(3)施工環(huán)境不潔,有灰塵、砂粒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具粘有雜物。
(4)基層處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塵、砂粒未清除干凈。
3、對策
(1)調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須經過濾布過濾,以除去雜物。
(2)漆油調配好后,應靜置15-20分鐘,待氣泡散開后再使用。
(3)刮風天氣或塵土飛揚的場所不宜進行施工,剛刷涂完的油漆要防塵土污染。
(4)基層不平處理應用膩子填平,再用砂紙打磨光滑,擦去粉塵后再刷涂涂料。
(5)涂膜表面已產生粗糙現象,可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對于高級裝修,可用砂紙或砂蠟打磨平整,最后打上光蠟、拋光、拋亮。
-
涂刷回粘
1、現象:涂膜干燥后,涂面部分或全部發(fā)生粘結痕跡
2、原因:
(1)慢干溶劑加入油漆過多,溶劑無法揮發(fā)出去;
(2)固化劑加入量不足或未加;
(3)涂面受污染不潔;
(4)施工時氣候驟變,雨季施工,濕度高;
(5)涂層太厚,層間間隔時間不夠,漆膜未干即包裝重疊。
3、對策:
(1)選擇適當干燥的溶劑,并且不可過量添加;
(2)按比例添加固化劑;
(3)保持被涂面不被污染;
(4)在不良氣候施工時,應保證良好的通風,讓溶劑充分揮發(fā);
(5)待下層充分干燥后再涂上層,待漆膜干后再包裝出貨。
-
漆膜粉化
現象:
膜表面有一薄層粉化物,拭之即掉落。
原因:
1)內墻漆用于戶外;
2)過度稀釋,漆膜太薄,樹脂無法有效粘結顏填料;
3)底材太疏松,樹脂過多滲入基底,無法有效粘結顏填料;
4)施工時基底溫度過低,成膜不佳;
5)基底及環(huán)境濕度過高,重涂時間短,通風差,無法完全成膜;
6)基底堿性過高,漆膜被破壞;
7)測試時未夠7天成膜期;
解決方法:
1)鏟除粉化層;
2)選用合適的油漆;
3)遵循施工規(guī)范,切勿過度稀釋;
4)必要時需選用合適的底漆封固基底;
5)保證施工環(huán)境符合施工要求
-
光澤不均
現象:
涂膜光澤不均一,明暗分布,常出現于絲光、半光產品
原因:
1)基底疏松度不均一,對樹脂的吸附性不同;
2)底漆、面漆施工厚度不均勻;
3)噴涂時局部干噴;
4)同一面墻使用不同施工工具;
5)同一面墻使用不同批號產品;
6)未能有效""濕接"",接痕明顯;
7)基底溫度過高或油漆干燥過快。
解決方法:
1)使用底漆,特別是局部修補處,必須與周邊同上底漆后再施面漆;
2)確保各層厚度一致,無漏刷;
3)確保使用一致工具,在同一面墻使用同一批號產品,在分格區(qū)內保證濕接。
4)確保施工條件、施工工藝符合要求;
5)根據不同的氣候選擇合適的稀釋劑來調整油漆的干燥時間
-
漆膜褪色
現象:
涂膜顏色發(fā)生均勻或不均勻變化,整體發(fā)花,尤其紅色或黃色。
原因:
1)有機顏料耐候性較差,紫外線照射下變色;
2基底堿性過高,滲出后破壞漆膜中的顏料
3)鹽堿在表面析出;
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會表現出顏色變淺。
解決方法:
1)選用較暗的顏色,通常會有較好的耐候性和抗堿性;
2)遵循施工規(guī)范,保證基底堿性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后修補部分;
3)使用合適的底漆封固基底
-
漆膜泛堿
現象:
涂膜表面出現鹽堿析出,在表面形成白色流掛或破壞漆膜附著力。
原因:
1)基底不干凈,有油脂、脫模劑等存在;
2)基底水分含量過高,或有鹽堿析出;
3)基底嚴重粉化或打磨后未除塵;
4)選用的底漆與基底不相適應。
解決方法:
1)鏟除所有受影響而失去附著力之漆膜,清潔墻面,待干透;
2)若基底嚴重粉化,則應用合適的滲透性底漆對其進行封固;
3)遵循施工規(guī)范,做好基底防水層,保證基底條件符合施工要求;
4)使用合適的底漆。
-
漆膜成片脫離
現象:
涂料施工后,涂膜經破壞后可成片剝離,或局部出現剝離。
原因:
1)鮮紅、鮮黃本身遮蓋力差;
2)底、面涂顏色反差明顯;
3)油漆被過度稀釋,漆膜太??;
4)基底為凹凸面,通常凸面漆膜過薄。
解決方法:
1)使用與面漆顏色相類似但稍淺的中層漆或底漆;
2)控制稀釋比例,保證稀釋度小于5%;
3)滾筒施工效果較好;
4)對某些顏色或基底應適當增加面漆層數。
-
涂膜水印
現象:
側看涂膜,發(fā)現其表面有不規(guī)則斑塊,光澤較低。
原因:
1)基底水分含量過高;
2)有漏水、滲水;
3)施工時環(huán)境濕度過高。
解決方法:
1)確保基底干透;
2)確保無漏水、滲水;
3)確保施工時各種條件符合要求;
4)必要時選用合適的底漆封固。
-
漆膜長霉長藻
現象:
涂膜表面有灰黑色的霉菌或綠色藻類生長,破壞外觀,尤其是在潮濕處。
原因:
1)累積在涂膜表面的塵埃帶有養(yǎng)分,在潮濕處有利于 霉菌或藻類生長。
解決方法:
1)外墻用高壓水強沖洗;
2)用合適的殺霉水或漂白液清洗長霉長藻處;
3)若環(huán)境特別惡劣,應用特別配方,適當增加防霉抗 藻能力
-
漆膜開裂
1、現象:漆膜表面出現深淺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紋,如從裂紋處能見到下層表面,則稱為""開裂"";如漆膜呈現龜背花紋樣的細小裂紋,則稱為""龜裂""。
2、原因
(1)底漆與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影響(機械作用,溫度變化等)而產生收縮應力,引起漆膜龜裂或開裂。
(2)底漆未干透即涂覆(噴、刷、輥涂)面漆,或第一層面漆過厚,未經干透又涂第二層面漆,使兩層漆內外伸縮不一致。
(3)室內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屬表面底漆用于木材。
(4)木質底材含有松脂未經清除和處理,日久會滲出漆膜,造成局部龜裂。
(5)木材含水率太高,日久發(fā)生變形引起開裂;
(6)固化劑加入過多,或者使用錯誤的固化劑;
(7)施工過厚;
(8)施工環(huán)境惡劣,溫差大、濕度大,漆膜受冷熱而伸縮,引起龜裂。
3、對策
(1)底漆與面漆應配套,底漆與基材要配套。
(2)底層干透后再涂裝下道漆,面漆第一層宜稀宜薄,干后再涂第二層。
(3)選用合適的涂料品種,尤其是室外用漆,要選擇耐候性好的涂料。
(4)要將木質底材的松脂鏟除,用酒清揩干凈,并用封閉底漆作封閉處理。
(5)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6)不要厚涂,總厚度不要超過150μm。
(7)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施工,涂裝前充分攪拌油漆。
(8)木材含水率控制在12%以下。
-
涂膜桔皮現象
1、現象:涂膜表面不光滑,呈現凹凸的狀態(tài)如桔子皮樣
2、原因:
(1)油漆太稠,稀釋劑太少;
(2)噴涂壓力過大或距離太近,噴涂漆量少,距離遠;
(3)施工場所溫度太高,干燥過快,漆不能充分流平;
(4)作業(yè)環(huán)境風速過大;
(5)使用低沸點稀釋劑,漆霧抵達涂面時,溶劑即揮發(fā);
(6)加入固化劑后,放置時間過長才施工。
3、對策:
(1)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調漆;
(2)充分熟練噴槍使用方法;
(3)改善施工場所條件;
(4)防止在強風處涂裝;
(5)使用適當的稀釋劑調漆;
(6)加入固化劑調漆后盡快用完。
-
涂膜刷痕
1、現象:在漆膜上留有刷毛痕跡,干后出現一絲絲高低不平的刷紋,使漆膜厚薄不均。
2、原因
(1)涂料的粘度過高、稀釋劑的揮發(fā)速度過快。
(2)在木制品刷涂中,沒有順木紋方向平行操作。
(3)選用的油刷過小或刷毛過硬或油刷保管不善使刷毛不齊或干硬。
(4)被涂表面對涂料的吸收能力過強,刷涂困難。
3、對策
(1)調整涂料的施工粘度,選用配套的稀釋劑。
(2)刷涂施工時,應先順木紋方向進行頭遍涂料的刷涂。
(3)要選用較軟的油刷,理油動作要輕巧。油刷用后,應用稀釋劑洗凈并妥善保管,刷毛不齊的油刷應盡量不用。
(4)用封閉底漆對基材進行封閉,然后再刷涂底漆和面漆。
(5)刷涂所選用的涂料應具有較好的流平性,選用合適揮發(fā)速度的稀釋劑。
(6)發(fā)現有刷紋時,應用水砂紙輕輕打磨平整,并用干凈的碎布清理灰塵,然后再刷涂一遍涂料。
-
涂膜流掛
1、現象:在被涂面上或線角的凹槽處,涂料產生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嚴重者如漆幕下垂,輕者如串珠淚痕。
2、原因
(1)稀釋劑過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體表面下墜流淌。
(2)施工場所溫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過慢,而且在成膜中流動性又較大。
(3)選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長、太軟或刷油時蘸油太多,刷漆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較厚處就要流淌。
(4)刷涂面凸凹不平或物體的棱角、轉角、線角的凹槽處,容易造成刷涂不均、厚薄不一,較厚處就要流淌。
(5)被刷涂表面不潔,有油、水等污物,刷涂后不能很好地附著而流淌。
3、對策。
(1)選用優(yōu)良的油漆材料和適量的稀釋劑。
(2)施工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適宜。
(3)選用的漆刷、刷毛要有彈性,根粗而梢細,鬃厚而口齊。油刷蘸油應少蘸勤蘸。
(4)在施工中應盡量使基層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時,用力刷勻,先豎刷,后橫刷,不要橫涂亂抹。在線角、棱角處要用油刷輕輕按一下,將多余的油漆蘸起刷開,以免漆膜過厚而流淌。
(5)應選擇涂料的配套稀釋劑。
(6)徹底清理干凈被涂表面的磨屑、油、水等雜物。
(7)當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個邊或一個面部分油漆有流墜時,可用鏟刀將多余的油漆鏟除后,再刷一遍。如漆膜已完全干燥,對于輕微的流墜,可用砂紙磨平,對于大面積流墜,采用水磨,效果比較好,但只能手工操作。
-
漆膜失光
1、現象:涂膜成霧狀不能獲得預期的光澤
2、原因:
(1)被涂物面粗糙多孔,吸油量大;
(2)稀釋劑加入量太多,油漆噴涂量太少;
(3)排氣不良,噴涂漆霧落在已噴好的膜面上;
(4)選用沸點低的稀釋劑,揮發(fā)干燥過快;
(5)拋光的涂裝,未充分干燥即打磨拋光,或拋光蠟太粗;
(6)施工環(huán)境太高,濕度太大,溶劑揮發(fā)太快,漆膜白化;
(7)打磨粗糙,或選用粗砂紙打磨,有沙眼;
(8)被涂物表面附著灰塵,漆粉未清除;
(9)油漆加入固化劑后放置時間太長。
3、對策:
(1)選擇好板材,或先刷1-2遍底得寶(封閉漆)封閉木眼,刮膩子填補縫隙,并打磨平整;
(2)控制適當的涂料粘度,以正確的方法噴涂適量漆液;
(3)保持良好的排氣;
(4)選用廠家提供的配套稀釋劑,或添加揮發(fā)慢的溶劑;
(5)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才可進行拋光,并選擇蠟的細度;
(6)要有良好的涂裝作業(yè)溫濕度,要適當加入防白水等慢干溶劑;
(7)選用較細的砂紙認真仔細打磨好;
(8)清理干凈被涂物面;
(9)調好油漆后應盡快在4小時內施工完。
-
不干或慢干
1、現象:涂膜經過一段時間后,仍未干,不硬化
2、原因:
(1)被涂面含有水分;
(2)固化劑加入量太少或忘記加固化劑;
(3)使用含水、含醇高的稀釋劑;
(4)溫度過低,濕度太大,未達干燥條件;
(5)一次涂膜過厚,或層間間隔時間短。
3、對策
(1)待水分完全干后再噴涂;
(2)按比例加固化劑調漆;
(3)使用廠家提供的配套稀釋劑;
(4)在正常室溫內噴涂;
(5)兩次或多次施工,延長層與層之間施工時間,涂面若無法干燥,則應將涂層鏟去或用布沾丙酮清洗掉。
-
漆膜離油
1、現象:離油是涂膜表面上出現局部收縮,好象水灑在蠟紙上似的,斑斑點點露出底層的花臉狀現象,又叫魚眼、發(fā)笑、縮孔等。
2、原因
(1)被涂物有水分、油份或油性蠟等;
(2)空氣壓縮機及管道帶有水分油污;
(3)工作環(huán)境被污染,噴涂設施及噴涂工具不潔。
(4)油漆中不小心混入水、油等不潔物;
(5)擅自加入消泡劑等化學物品;
(6)環(huán)境里溶劑蒸汽含量高,通風不良。
(7)底層油漆品質不良,或受到污染;
3、對策
(1)被涂物避免污染,且需要打磨徹底;
(2)使用油水分離器,并定期排水,二小時一次;
(3)作業(yè)場所、器具避免污染油污、蠟等,衣物、擦拭布被污染應清洗清潔后,才可接觸作業(yè)物,施工中注意不讓雜物掉入漆桶。保持設施、調漆罐、工具潔凈;
(4)舊涂膜在涂漆前用溶劑擦拭干凈并打磨徹底后再予以施工。
(5)不要擅自加入其它化學物品;
(6)如在刷涂時發(fā)現有""發(fā)笑""現象,應立即停刷,并用溶劑將""發(fā)笑""部分洗凈,待表面干后,重新刷涂一遍涂料。
-
涂膜顆粒雜質
1、現象:涂膜表面附著灰塵、飛絮、異物等。
2、原因
(1)有灰塵、砂粒等雜物混入涂料中。
(2)調配漆料時,產生的氣泡在漆液內未經散盡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氣泡散不開的現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變粗糙。
(3)施工環(huán)境不潔,有灰塵、砂粒飄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具粘有雜物。
(4)基層處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塵、砂粒未清除干凈。
(5)稀釋劑使用不當,溶解力差,不能完全溶解涂料,引起顆粒。
(6)固化劑使用不當,與油漆不相容,引起顆粒。
3、對策
(1)調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須經過濾布過濾,以除去雜物。
(2)漆油調配好后,應靜置10-20分鐘,待氣泡散開后再使用。
(3)刮風天氣或塵土飛揚的場所不宜進行施工,剛刷涂完的油漆要防塵土污染。
(4)基層不平處應用膩子填平,再用砂紙打磨光滑,擦去粉塵后再刷涂涂料。
(5)使用配套的稀釋劑和固化劑。
(6)涂膜表面已產生粗糙現象,可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對于高級裝修,可用砂紙或砂蠟打磨平整,最后打上光蠟、拋光、拋亮。
-
涂層咬底
1、現象:咬底,是指上層涂料中的溶劑把底層漆膜軟化、溶脹,導致底層漆膜的附著力變差,而引發(fā)的起皮、揭底現象。
2、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劑極易將底漆溶解軟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時操作不迅速,反復刷涂次數過多則產生咬底現象。
(3)對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樹脂漆膜未經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與強溶劑相遇,底漆漆膜就會被侵蝕。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則硝基漆中的溶劑就會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與原附著基層分開。
(4)前一道涂層固化劑用量不夠,交聯不充分;
(5)前后兩遍涂層不配套。
3、對策
(1)應待底層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層涂料。
(2)刷涂溶劑性的涂料時,要技術熟練、操作準確、迅速,防止反復刷涂。
(3)底層涂料和面層涂料應配套使用。
(4)對于嚴重的咬底現象,需將涂層全部鏟除干凈,待基層干燥后再選用同一品種的涂料進行刷涂。
-
漆膜發(fā)白
1、現象:涂膜含有水份或其它液體,涂膜顏色比原來較淡白,涂膜呈現白霧狀。
2、原因:
(1)板材含水率過高,日久水份揮發(fā)積留于漆膜中導致發(fā)白;
(2)環(huán)境濕度過高;
(3)施工表面、容器、油漆中混有水分;
(4)稀釋劑揮發(fā)太快;
(5)底層漆膜中含有的水分沒有清除干凈;
(6)對于黑胡桃木等深色板材使用透明性較差的油漆,因為透明性問題發(fā)白;
(7)油漆施工過厚;
(8)固化劑配套錯誤,與油漆不相容而發(fā)白;
3、對策:
(1)板材施工前要經過干燥處理,控制板材含水率在12%以下;
(2)對于深色板材要選用透明性較好的油漆施工;
(3)油漆施工不要一次性厚涂;
(4)不要在濕度高時施工,如必須可加入適當慢干水;
(5)施工表面要清潔干凈,不要沾上水分;
(6)涂料、容器中不要混入水分;
(7)使用指定的稀釋劑和固化劑;
(8)底層涂膜的水要晾干,特別是用水磨時。